[Pre] Burning Man 2024 火人節

--

寫在Burning Man 2024之前,this will be my first Burn!

決定去今年的Burning Man後,發現居然很多朋友不熟這個活動,所以決定來寫一篇,順便打一下去之前的心得與了解,再跟回來之後做一個對比。

Burning Man中文叫火人際或是火人節,是一個出現在著名的矽谷階級金字塔中的著名活動。而矽谷階級金字塔是曾經很流行的一張圖,對標馬斯洛的需求層次金字塔。

Silicon Valley Hierarchy of Needs — Brian Solis The other day,

七年前我剛到矽谷時,這張圖紅極一時,當時我還在最底層。Burning Man 聽起來就是誇張的富豪行為,在想這些人會需要為了做冥想跑到沙漠去嗎?

然而過幾年後,感覺卻多能理解一些了。

這邊講一下Burning Man的背景與我目前對個活動的解讀:

實際情況:一群人跑到沙漠裡共同建築一個城市、而且整個城市走一個烏托邦風格。生活一個禮拜、然後有很多藝術品、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只要不傷害別人都可以,然後再把這個城市給燒毀,把一切恢復原樣,然後離開。

除此之外,都是精神層面的個人體驗跟解讀。

通常講到這邊,很多人都會想「到底為什麼要這個」,很瘋狂嗎?還是還好呢?

從一開始對這個活動的好奇,到他變得到處都是,每年八月,都會看到幾篇從火人節回來後的激動心得文,隨著去的人越多,我又不知不覺又更對這個活動反感了,但後來發現或許還是只有去了之後,才知道到底神不神奇。

沒想到決定去了之後,才發現很多人完全不理解這個活動,很難想像為什麼要花錢買罪受。還真的是花錢買罪受,而且有點像邪教XD

畢竟每次看到火人節的文章,都被他們通篇的專有名詞給看暈,於是我想來打一篇用通俗的方式解釋,火人節的精神層面到底在講些什麼。

但篇是我在去之前打的,所以就是我這最近的研究啦。

Burning Man is not a festival! It’s a city wherein almost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is created entirely by its citizens, who are active participants in the experience.

Black Rock City,是Burning Man建造起來的暫時的城市名稱,因為地點在內華達州的Black Rock Desert。Playa是這個城市中心的廣場空地,大家能相會的地方,更多關於活動具體的樣貌,請看這個圖文並茂的解說

另外,很多人會提到十項原則中文維基百科),就是這個活動的精神層面原則。隨著所有參與者對這十項原則的實踐,建立起一個沒有金錢、放飛自我、互助互相了解的沙漠聚落,過一個禮拜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生活 — — 在一個不定期就會有沙暴也沒有任何物資的沙漠。

這十項原則是一個方向指導,但個人要怎麼實踐、或著就是不想實踐,也都是個人的自由。

還真的沒為什麼,愛與和平吧

如果這個行為能夠讓你感受到好奇或是舒坦,或許這就是你的活動、或是有一天會是你的活動。如果完全不好奇,或許,這就不是你的活動。

這邊細聊一點十項原則,不得不說,偶爾我也會懷疑、也會感覺到人們在參加這個活動前後對偽善的自我懷疑,畢竟要建立的是一個烏托邦啊,怎麼樣實踐烏托邦?

參加火人節的人都是好人嗎?都這麼無私嗎?還是都是有錢人呢?

確實要特別跑去沙漠住著一週還要幫助他人,整個社群還是比較有愛也有資源的。但當然也是有反例,也是有非常少數的人,只是為了個人目的或是因為這活動很紅,而把它當作一般浮誇的音樂節參加。或是違反這十項規折、自私自利或是出言不遜等等。

但這種人可能會被討厭🤣

或許是沙漠的惡劣天氣,與實際上並不會很舒適腎很像是自虐的過程,只是想來網紅打卡的人,確實還是不多的。

十項原則裡,我最喜歡的是Gifting,我對他的理解,就是對他人不期待回報的付出。就是想幫你,沒為什麼。一種奉獻。

但這個只是一個心態,任何事物,從free hug到真實的物資,都可以是Gifting。像家裡用不完的旅行用洗髮沐浴乳,居然就是熱門的Gift,畢竟沙漠裡什麼物資都沒有,平常最不起眼的東西,居然都會瞬間成為寶物。

了解了Black Rock City的沙暴並不是說假的後,我懂了所有要帶去這個沙漠的東西,我都不該期待他可以完好的回來。沙子會把他們毀了XD

沒想到這居然是我去火人節的第一個反思與興奮,突然發現可以把家裡那些看起來很奇怪或是不太適用的衣物都帶去,沒想到一收發出好不想要但是在沙漠裡居然會很好用的東西。沒錯,就把他們戴上這個沙漠之旅。直接給我來了一個斷捨離的家裡大掃除。到這邊,我覺得我得到了第一個精神層面的昇華。

再想想惡劣的沙漠天氣,要是精神層面沒什麼參與,那也真的是大可不避這個折磨了。

我覺得每個人看到的火人節都是不一樣的,一樣的只是他提供了這群人一個很好的反思或是自我表達的環境、讓你沒事就想,到底要從這個環境中獲得什麼、或是給予什麼。

一個人的所思與所想,決定了他自己的戰場與業障。

我們都是拿著自己的濾鏡看向這個世界,就像每個人都拿著自己的濾鏡去理解火人節,如果看到的只是狂歡的派對、那你得到的也只是狂歡的派對。但他其實遠不如此。

我現在能理解為什麼火人節在矽谷這麼流行,畢竟關於這個需求金字塔,就像這邊對財富與成就的金字塔,永無止境。總有一刻,你想跳出,而火人節就是一個完美的短暫逃避。

奉獻即快樂,這個我個人很能理解。我自己在普通的網紅式旅遊是無法取得快樂的。並不是因為這樣比較高尚,是發現,真的就沒辦法。當我理解到普通的旅遊無法提供我快樂的時候,其實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火人節卻是一個出口。它給你生理上不適與痛苦的同時,滿足了精神上的需求與出口。

探索,這個一個禮拜的活動,很多人說最好的期待就是完全沒有期待,隨著身邊的自然流動與隨機遇見的人事物,去感受當下。我也強烈懷疑更多MBTI E(外向)與P(Prospecting)的人會感到舒服,因為你不停地遇到新人,還不能預測自己會遇到什麼事情。

沒有期待就是最好的期待,這是我個人目前的態度。

--

--

California Meditation
California Meditation

Written by California Meditation

#siliconvalley #LA #traveler #taiwan #ideas #bayarea #cultures #identitycrisis 希望有天可以寫完長篇小說,可是寫一個人物專訪就暫停。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