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終於成功留下來,然後呢?──那些在「美國舒適圈」裏的台灣人,下一步去了哪裡?

California Meditation
9 min readMay 12, 2019

--

前兩天這篇換日線的舊文在我的舒適圈又火了起來

看了一下後覺得是篇難得有87%正確的文章(非嘲諷語氣)

但不管什麼樣的文章都有人認同、有人不認同。我個人是認為人的所有情緒與判段,都是建立在當下知識與經驗限制下所反射出的幻覺。所以在矽谷待了三年的我目前感受到的幻覺是,這篇文章還不差,反映出很多人在矽谷待的感覺。

無聊。

可是為什麼無聊?

其實不只台灣人,很多人都覺得矽谷無聊?

這個問題我是在問我自己,我沒有答案,我也想聽你的答案。

以下是一些我經歷過對的對矽谷(灣區)的評論與總結:

  • 在灣區長大的人,很多都覺得灣區是最棒的地方,最有禮貌的人跟環境
  • 都是從LA/NY搬來灣區的人碰再一起,總要抱怨幾句矽谷的無聊,剛見面的人永遠在聊在哪工作、薪水多少、科技、Startup、股票。再加上一句洩憤性的總結:矽谷的人沒有生活、不懂生活、完全不懂多樣性。
  • 在灣區長大的人對LA也是蠻意見的:髒亂的街道、自私的人、不友善。
  • 晚上很多店都關了,但整個美國除了Downtown NY之類的地方大概都是這樣。南灣區的Town就像神奇寶貝地圖,一個個小城一個個小道館,也真的很多人在抓神奇寶貝,抓不膩的誒。
  • 是我個人待過最舒適的氣候、冬暖夏涼四季怡人,適合各種戶外運動,雖然我已經懶得運動(所以無聊?Maybe)
  • 如果要感化一個Player,可以把他丟到灣區,可能很快就會被這種家庭是戶外休閒風感化安定下來。就算有躁動的心,也抵不過不躁動的環境。

痾…這些評價聽起來都蠻偏頗的,不過都是我聽過至少超過五次的評價。畢竟我只是寫日記的,不是寫高端文章😂。

身在海外的不管什麼背景的人,我常碰到的有三種狀態

  1. 生活習慣跟內心狀態都持保守,不願意也不知道如何融入「當地」文化的人,也是可能是上面文章中所描述的大多數人口,待在美國是為了更好的薪水跟生活環境,工作說英文,下班逛大華,不幸的是大華的環境大概是10年前的台灣超市,可能他們也想改變,但是家庭與年紀陸陸續續就定位了。
  2. 多少有一些外國朋友,混沌不定,不確定自己接下來還想要哪些發展的年輕人,主要生活圈還是說自己母語的群眾,他們是純屬探索生命可能性的人,接下來也可能去任何國家。這種青年不止好發於矽谷,到處都有,就算沒出過國的也有,就是一個願意踏出舒適圈,但也不知道要踏去哪的狀態。
  3. 完全離開自己原生文化、本身骨子裡就是個外國人的,通常會結交許多外國朋友特別是伴侶。恭喜他們也找到了自己應該待的地方。但這種人應該很少,通常是介於2跟3之間但是明顯傾向往3邁進的人,我會把它歸在這裡。

我認為這三種狀態、三個籃子,都是個人的選擇,如果本身對那個籃子的偏好度較高,就會掉在那個籃子裡,並不是被什麼困住了。過於強迫改變自己,是不是也錯誤理解了那個「踏出舒適圈」的意義?最終還是要快快樂樂活得開心才是目的對吧?

但在這個時代中,目標也是人生不可缺乏的,有時候為了達到那個目標,我們還是願意犧牲短暫的快樂,到更遠的地方去。

這個時候要搞清楚的是,那個更遠的地方,到底有什麼在等著我們?

不只台灣的青年,在從各地來又去了各地的各國人、ABC,就算語言與能力不是問題,人們還是在想,哪個地方才是最適合我的?

你有最多朋友的城市,就是最棒的城市。

找到那個懂那個城市、帶你闖那個城市的群體,是人愛上一個城市的關鍵。覺得西雅圖下雨所以討厭西雅圖,因為在西雅圖找到懂你的人所以愛上西雅圖。我們都是對自己深度瞭解的地方,帶有眷戀與遐想。我想,這也是另一個為什麼矽谷很無聊的原因,我們都是底層的螻蟻,搬磚延續生命。

隨便抓了一集羅胖的實用胡說八道,人們「共同的想像」。再加上我自己的胡說八道:「共同的想像」其實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概念,在跨文化、踏出舒適圈的時代,我認為這是一個敲磚石,初來乍到一個城市,什麼朋友都沒有,語言不太通,搞什麼?很多人都已經知道語言其實不是最大的問題,搞音樂的人,到了另一個城市找了當地人搞樂團,交流了; 沈迷Startup 的人,在LA說創新、到了矽谷還是聊創新; 聽EDM的人到了日本,DJ音樂一放下來,一起點頭、搖暈了去酒吧喝點酒、中英日手語夾雜著,交流了。

這「共同的想像」說數學一點,就是交集嘛。不過說共同的想像確實比較好聽,在這資本主義的遊戲裡,人們「共同的想像」,可以是金錢。

這不是說人都愛錢,只是一個人們普遍可以理解的目的與交集。像兩個企業開會談合作,可以推測目的為追求共同利益,而不是欣賞對方會議室旁廁所的精美雕飾,人們普遍可以理解以今天為驅動的行為,即使他們本身不被金錢驅動。

矽谷確實是討厭、開頭問你哪家公司、找交集,沒交集,浪費時間。在這個討厭的Baseline上方是獵人的貪婪之塔,也是它不無聊的地方。

坐在咖啡廳角落的老人可能是個知名創投,螻蟻如我就算拿到名片也不知道開什麼口。在台灣時政治可能相伴人們左右,你鄰居的鄰居是立法委員,在紐約你可能天天路過川普大樓,但他Twitter的字句對你來說還是過眼雲煙。沒有那個來自內心深深相關的交集,就無聊了。

開頭文章中說的「因此,通常這樣的人,對自身「舒適圈」以外的議題,興趣也相對較低──不像在台灣…他們,通常不會出現在美國、至少不會走「一般」的路徑──來念書,然後在這邊找到工作」

並沒錯,但是指在上面我說的第一個籃子裡的台灣人。

在灣區很容易就遇到故事非常多的人,當過CTO的同事、從以色列跨國公司轉來的學生、在各國牽線的商人、演講家、策劃員、還有數不盡貪婪之塔中閃亮職稱的小姐先生,他們可能在你旁邊排隊買杯奶茶。

但這是無數的平行世界,在你跟他需求或偶然出現交集之前。不像在台灣,熱炒店老闆對著電視罵、你也對著電視罵,你們「共同的想像」,在灣區可能比較少出現。或是你跟他人所擁有的「共同的想像」,終結於上班炒股買房郊遊之中,久了麻木了就無聊。而從貪婪之塔的一層樓走到另一層樓,從一個平行世界走到另一個平行世界,在矽谷,可能不是非常短的距離。它是我前面說的,你可能會要犧牲很多「短暫的快樂」。或是你是個重度人類技術與科技發展重度成癮者,開發使你快樂,那你在這大概就一直都很快樂了。

我覺得我之前講的太冗長了,用個比喻:現在房市好,矽谷是一個建房村,專門出產一種建完後可以快速運送到世界的建築,人們在給不同的建商蓋不同的大樓,或是沒事自己也蓋蓋樓,看可不可以變成建商。見到人就問:誒你在蓋哪個樓啊?你們那用什麼技術蓋樓啊?平常工地環境待遇如何?蓋膩了就想辦法換棟樓蓋。在建房村外的人覺得這些建房技術好酷,但村里的工人可能覺得每天都被這些東西沈浸式的生活好無聊,所以說無聊。人性,都是對未知的東西充滿美好的想像。就像羅胖說的「共同想像」,是人類協作的基礎。

誒,等一下San Francisco 的主要產業好像不是科技業誒?難道我們一直都誤解了,矽谷讓我們對灣區熟悉,但灣區的產業還有藝術、酒商、旅遊、製造甚至手工藝品…好滴,都是平行世界嘛,不負責丟個連結。

https://www.forbes.com/places/ca/san-francisco/

不扯矽谷了,紀錄一些我自己比較感興趣的文化與溝通議題

在出國之前我認定文化適應性才是我的課題,而非課業與語言。這點我想當初的判斷是正確的,而沒想到的是,這是一個近乎永無止境的課題。時候不是沒有問題了,只是當前的問題讓你分心不去想更遠的問題。就像解Bug一樣,一個一個來,下一個更難。

問題就在這「文化適應性」到底可以有多深了,或是你,想要鑽得多深。

前面我對「共同的想像」做的生活描述,不是在為語言溝通能力低找藉口,這是一個每天發生的日常情景,灣區是個人種多樣性偏高的地方,溝通需要的不只是語言,還有許多背景資訊。就是同樣語言的人也有聊不下去的時候。

每次回台灣要做的事情就是逛書店,爽,這一目十行的感受。就算是外文書,用中文跟英文讀起來是不一樣的,就算原文看得懂,像我這種破英文也看得不夠深,推薦這本幾年前的文化地圖

其實這種形容詞不是特別多的書看英文是比較快的,所以後來我又用Kindle買了英文版交叉看,當他講到中國文化的時候在用中文版看,當作者用英文描述中國的成語跟文化還是蠻難懂的。

文化的書都很難寫,這本書講的也是一個大略性,不要以個體去看待,也不要對號入座。盡信書不如無書嘛。

國際觀與舒適圈,都是相對性的,文化也一樣。這本書就常說到文化的相對性,你的直接有效的溝通,對有些人可能一點都不直接,對有些人又過度粗暴、無理。

這是我目前見到文化適應性的第一個深度問題,相同的話,多少不同的人,多少不同的感受?

這也是為什麼我要中英交雜的看的原因,專業的譯者會把每一個我看得懂的單字,翻譯成建立於我所熟悉的背景環境下適當的語句,確保我沒落下或誤解她的意思。

這種共同背景之下同一樣文字所產生的漣漪,你能接受到多少?能不能接受同一句話,你聽懂了表面,而你旁邊的人聽懂了更深層的含義、感情、歷史、共鳴、觸動?

當然這都是可以透過學習背景文化來改善,但就是是否願意並得以負擔成年後繼續學習完整另一個文化的成本了。

這是為什麼我覺得,這個問題,是看你想要鑽多深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忽略過多的資訊,好處有吵架的機率可能降低😂

生活變簡單,在你對它的形容詞從簡單變成無聊之前。

在這個不進則退的世界,停下來可能就無聊了。

但在舒適圈之外,你想踏到的地方是哪裡呢?

--

--

California Meditation

#siliconvalley #LA #traveler #taiwan #ideas #bayarea #cultures #identitycrisis 希望有天可以寫完長篇小說,可是寫一個人物專訪就暫停。